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欢迎登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信息网 咨询电话010-53518781-8003
农经所内部期刊下载
服务信息
联系我们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生态经济生物资源系统建设问题


作者:qdq 来源: 日期:2016-3-8 11:51:26 人气: 标签: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生态经济生物资源系统建设问题

——一个历经20余年的研究实验报告

 

 

任荣荣

 

 

 

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理论思考

国家反复提出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按科学规律建设“三农”生态经济资源系统并使其健康发展的问题,也就是社会农业劳动生产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相配套的问题。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加上富饶的生物资源,如有上述三大条件,国强民富就有了保障基础。

其实中央早看到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人、山、水、林、田、湖是统一的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他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20141223~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讲话:“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这是给全国人民的警钟啊!中国的“三农”问题讲了一二十年,可是至今依然故我,为什么?就是生态经济生物资源库出了问题。

从生态系统科学层面上看,也就是第一生产者、第一消费者、第一分解者的三者的相互作用和循环。第一生产者植物依靠太阳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第一消费者人和动物利用第一生产者的产品维持其生命活动;第一分解者微生物分解第一生产者、第一消费者的遗体、残体和排泄物,作为自身生存繁殖的营养,进而生产创造第一生产者所需的营养和生存环境条件。三者之间进行相互的可持续的自然生态循环。这就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界最基本的科学的生物循环规律。中断或破坏这种科学规律则沦为反科学的范畴。人类必然自食其果,这是科学真理,决不可违背,可谓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认识到这个科学规律,《管子》八观中两段文章即是佐证:

巡视一个国家的田野,看它的耕耘情况,计算它的农业生产,饥饱之国,就可以区别出来了。耕地不深,锄草不勤;宜种的土地没有种,未开的土地很荒乱,已耕的土地不见得肥沃,荒芜的土地不见得贫瘠;按人口总算土地,荒地多而熟地少。即使没有水旱天灾,这也是一个饥国的田野。像这样的国家,人口少则不能保其国土,;人口多则国贫民饥。再遇上水旱灾害,老百姓就将离散而不肯回来。人们无力保卫国土,城防就不巩固;人们处于饥饿状态,就不能从事战争;人民离散而不回,国家就成为一片废墟了。

巡视一个国家的山林湖泽,看它的桑麻生长情况,计算它的六畜生产,贫富之国,就可以区别出来了。山林湖泽广阔,草木就容易繁殖;土地肥沃,桑麻就容易生长;牧草繁茂,六畜就容易兴旺。如果山泽虽广,滥伐草木却没有禁令;土地虽肥,种植桑麻却不得其法;牧草虽多,饲养六畜却征收赋税;这就等于堵塞财货的门路。所以说,日常物产不充足,金玉虽多,也只能叫作贫国。

 

二、中国“三农”问题剖析

当今中国“三农”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进而造成了积贫积弱的现状。

生物经济资源遽降,浪费严重。农民人均农业资源,如土地、水、劳动力资源每况愈下。60多年中,耕地、山林、草原资源(数量和质量)急遽退化;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的人均数量和质量急遽下降,至今没有根本性的解决良法;农业劳动力资源急遽萎缩。

在人均资源减少的前提下,理当更应珍惜资源、保护资源、培育资源,更应遵循自然界的生物循环规律,结果是反其道而行之。农药份量越来越重,钱财浪费越来越多,成本也越来越高。造成土壤酸、瘠、板、毒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的面源污染也与日俱增。

要解决农业资源不足的问题,根本的就是要如前可述,遵循生态系统的平衡法则,就是使三个“第一”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趋于输出输入的平衡之中。

违背科学之道,反科学手段恶性膨胀。几千年的中国农业史告诉我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有自然物种的形成都是自然界长期的选择结果。它们适应于相应的环境和水土条件,继而能持续生产出人类所需要食物和畜牧、水产业所需要的饲料和其它资料,亦即要有相应的优良物种,相应的优质水肥和优质土地。

作为优质耕地的条件,必须也是一个健康有序的土壤社会。在这个土壤社会中,作为生命体的微生物和相应的软体动物需要拥有充足的腐殖质,而这些生物又把赖以生存的腐殖质转化为疏松而营养丰富的土壤。几十年来我们往往无视此规律,反而剿杀了土壤中的生命体(软体动物和微生物),将无机肥取代有机肥的同时滥施农药,把土壤仅仅作为植物生长的一个生命活动微弱的载体和贮存有毒物质的地下“仓库”。目前,中国18亿亩耕地已经有3亿亩严重中毒,其余15亿亩软体动物、微生物也基本灭绝殆尽,而且态势还在发展之中。这种状况如果再不加以制止、遏制,后果极其可怕!有人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必须分开讲。科学是正道、大道,是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可以解释为生产力。技术就是手段、技巧,有其两面性,同时具有正能量和负能量。农业上的化肥和农药是技术成果,滥施化肥农药则是对土壤的一种反动行为,就成了负能量。

3.挖肉补疮饮鸩止渴。我国东北大豆业崩溃了,为解决油脂和蛋白质饲料的需要,国家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造成中国粮食、饲料的自给率连年下降。2012年为90%2014年为87%,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留下了令人忧虑的后患。长此下去,中国有14亿人口(2014年为13.6亿),国内如果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引起举国粮荒、饲料荒,而国外乘机要挟,调高粮价,又如何应对。会不会发生“粮食战争”?如果转基因的隐性的负面的威胁显形爆发,那就是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存亡呀!能否从现在起努力寻求对策,逐年减少进口的同时又保证我们所需的粮食和饲料的安全。

 

三、对策和建议

其实,我们只要按科学规律办事,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这一科学论断,按照“第一生产者、第一消费者、第一分解者”的生物循环法则,思考寻求对策,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一)一定要有“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科学指导思想,坚决发展中国的大农业。坚决打破“封建割据”。各管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分封割据”没有出路,最后都是死路一条。坚决反对撕裂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保卫生命共同体。中国是大一统的大国,历史上凡是分封割据时代必然是兵燹战乱、民不聊生。只有大一统,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按控制论、系统论办事,地方才能有序发展。这是治国的必然。国家按控制论、系统论进行大部制改革方是正道。这是对生命体的捍卫和维护,是按科学规律办事,是维护生命共同体活力的最有效政治性举措。

(二)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使劳动力资源、生态经济资源质优而丰富,否则永无解决的可能。所以必须培育新一代农村劳力资源,注重人力资源的质量建设。要尽最大可能培育农村的山、水、林、田、湖的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经济生物资源,使其最大化和最优化。

下最大功夫促进“第一生产者、第一消费者、第一分解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具体说来作为第一生产者的优良物种一定要国产化,国产化的优良物种是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和社会鉴定认可的。中国育种科学应以此作为主要努力方向。转基因物种历史短,其真正的面貌还不清楚。目前看到的可能是转基因物种某些显性的特征,而其负面隐性的风险系数我们还不能下结论。如果输出方秘藏阴谋,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两国,就因“种子”阴谋而导致一国灭亡。在这一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绝对不能急功近利,把国家大农业的总体利益作为本钱去冒天大的风险,更不能只看一时一例之利。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灾难教训难道还少吗?

作为第一消费者人和动物要拓展营养食物的空间,中国有十八亿亩耕地,四十三亿亩林业用地,四十亿亩草地、草山,大力发展草本、木本粮油和饲料,大力发展陆生与水生动植物食物,潜力无穷,动力也极大,而且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发展优势。

要把第一生产者的残体、第一消费者的残体、排泄物尽最大限度的资源化,而不是不负责任的随意成为社会的污染源。要重建中国农地、林地、草地的地下良性社会。使第一分解者加快繁衍,成为地下良性社会的主力军,恢复良性肥沃的土地进而促进第一生产者生产健康的产品,最终演变为一个包括人、山、水、林、田、湖在内的一个健康的生命共同体社会。

中国的农村,包括小城镇,其现状,一方面是滑向资源贫乏化,一方面又在浪费资源,任凭资源污染化,这是一种最大的祸国殃民的败家子行为。这里可以算一笔帐,以资佐证:在我国人口从4亿增加到8亿的期间,被某些人不屑一顾的人畜粪便基本上都资源化了,在此期间,中国食品的安全化程度是最高大农。而人口从8亿到今天的13.6亿期间,每年有33000亿斤排泄物变成了污染源。加上畜禽排泄物,则接近50亿吨!这是骇人听闻的灾难。据说农业部也已认为农业面源污染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这个恶耗性浪费足以引起我国上上下下决策者重视了!

(四)拓展发展空间,深入科学创新,培育增加经济资源,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生物经济资源的发展优势是当务之急。解放初期有人讲:“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改革初期有人讲:“若论人均资源,中国是资源不足的国家”。从拓展发展空间层面上分析,我们依旧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就是人均来讲,也是可观的。比如,中国陆地面积是固定的,但从拓展发展空间讲,可能翻上一两倍。我国现有耕地十八亿亩,但我们的农业以草本作物为主,农用耕地其利用的土壤空间,充其量也就是二十厘米左右。几十年来滥施的化肥、农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质也就集中在此耕作层。其实农地、草地、林地的土壤厚度远远大于现有耕作层。几倍于现有耕作层的土壤长期未被利用。这是多大的拓展领域,大于现利用空间的3-4倍!如何拓展这个未被利用的土壤空间,文章就大了。中国的良田长期不休耕、年年重茬,这是不科学的。十八亿亩农田不能单一地作为草本作物的世袭地,按科学规律改种一些高产高效的木本粮、油、饲料植物,将有巨大的变化,好处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重金属迅速得到数倍的稀释,很可能就使有毒之地转化为无毒之地。因为木本粮、油、饲植物的根系生长密集层至少占据5080厘米的土壤层空间。长期沉睡在土层深处的营养也得到了利用和循环。最初数年不施肥也能高产。一次种植多年收获,成本降低,而经济效益更为可观。这不过是拓展了科学思维和创新。

其实追本溯源,今天的农田,历史上是林地、草地,后经开荒而成的。这得力于森林、草原对土壤的修复之功,才能毁林毁草而得肥田。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是历史上多次出现的轮回现象。

中国有近8000种木本树种。木本油料粮食、饲料树种十分丰富,超过2000种。比如本人多年选育而成的任氏饲料桑,同等的土壤条件,一亩地饲料桑生产的蛋白质总量相当五亩地大豆蛋白质总量。一次种植,多次、多年收获,效益每年都有数千元,是普通玉米、水稻、小麦的数倍。中国每年进口的八千万吨大豆大约相当于5.3亿亩耕地的生产量,而我们仅用1亿亩土地,就可以解决八千万吨大豆所产的蛋白质。质量还远远高于转基因大豆。仅这一笔帐,一进一出,价值达数千亿元!农民能增加多少收入,又能提高多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能增强多少国家实力!当然,进口转基因大豆还为了产出油脂,在四十三亿亩林地中发展若干面积木本油料,加上草本油料作物,即能解决油脂生产。仅此一例,我们便可轻而易举的解决人民担心的忧患。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包括鱼类生产在内的畜牧业商品饲料价格逐年提高同时还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不法商人在利益驱使下,滥加抗生素和激素。畜牧食品问题多多,令人恐慌,如果采用国产的木本、草本混合的,具有解毒、排毒、泄毒的药食同源的饲料,则又从源头上保证了畜牧食品的安全。中华医学是五千年的文明成果,不但用于人类,也能用于畜禽动物。历史上抗击人畜瘟疫皆得益于中华医药学宝库中的奇方妙药。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难以比肩的。如此,不仅使养殖户大大降低防疫治病费用,又因食品质量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更减少了不法分子的破坏机会。这对于国强民富又具有多么伟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如果我们坚持“三个第一”的生态物质循环规律,走上肥料有机化的道路,则因有机肥具有的腐殖质和腐殖酸,对土壤重金属起到吸附、螯合、固化的作用,有毒之地又恢复成了沃土好地。作为泱泱大国,文明古国,又有何惧呢!中国有不少地方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束手无策。有些科学家断言治理至少要十年,治理成本至少每亩50万元。照此计算,中国3亿亩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治理就要花150万亿元人民币!

(五)数十年来,中国畜牧业比重越来越高于种植业。然而却逐步走上了由以养为主转为预防为主的被动道路。而以养为主,强身健体,促进机体免疫力增强,是发展健康畜牧业的正道。疫病感染的对象往往都是病弱免疫力低下之动物。世界生物界中的共同规律也就是如此。利用任氏饲料桑生产的桑饲料,饲养鸡、鹅、猪、羊、牛、兔、鱼已有十多年的实践,不搞免疫,不用兽药,而免疫力普遍高于进行免疫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免疫的,同时因为饲料桑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和生物钙,结果所产出的系列性畜牧食品皆属于抗衰老食品范畴,当地畜牧管理部门历经数年,由怀疑跟踪检测直到完全信服。全国省市以上十三家检测单位通过不定期交叉检测,所有系统性数据均证实了上述的事实。中国畜牧界权威任继周院士认为此项科研成果已达到世界水平。因此,畜牧业究竟采取以养为主、防治为辅,还是以防为主的政策,当要认认真真考虑和决策了。

六、粮食安全问题。如果我们农业能和中华医药结合起来,利用药饲、药食同源的经典方法,则又有了保证粮食安全的新空间。比如利用任氏饲料桑药食同源的优势,制成药食同源的添加剂,使一些有安全问题的小麦、玉米成为健康的粮食,不但保证了粮食安全,还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提高了粮食质量。例如已经问世的就有桑叶面粉、桑叶玉米粉、桑叶米粉、桑叶面条、桑叶面包等。细算这些帐,空间又是何其大哟!

笔者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实践,用大量的系统性数据证明了中国的“三农”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质优量富的生态经济生物资源系统的建设问题。只有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才能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鉴于中国超过十三亿人口的总量,大量农村劳力资源的转移,大批农田的抛荒和带病作业,农业缺失足够的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的现实状况,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严格遵守生物科学的循环规律,大力拓展优质资源,厚植贮存生态生物经济资源。这应属当务之急。让中国农村优质的生态、生物资源遍布于山川、平原、草地,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利用的、巨大的生态经济生物资源大库。所以人们常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们既解今日之难,更为子孙后代贮藏了丰富的资源,必然能使中国成为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世界强国。如前所述,如果我们能将上面说的50亿吨人畜禽排泄物转化为有机肥资源,则生态、经济效益又当属于一个天文数字了。

    为了有序发展,可以在各省、各县先行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典型开路。假如每个县建一个示范点,也就是2000个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就能使桑产业及类似产业在全国持续、有序、健康地发展起来。只要将目前的扶贫支农资金从科学层面上调整一下,即可解决经费的来源,岂不是事半功倍之举呢!

为此,不揣浅陋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像建国初期时期那样,政府派出“三农工作队”,坚持在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规律前提下制定保卫农业、保卫农村、保护农民的系列性政策并落实到基层。

第二,责成中国农、林、水、畜牧等各级各学科技术人员,严肃认真上山下乡,遵循生态系统循环之科学规律,治水、治山、治理病土病地,科学种养无公害作物,把实实在在的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破解中国的“三农”问题。要让目前在电脑上以虚拟性论文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坐而论道、坐而晋升的政策边缘化。

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科技工作者,老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一条可以安下心来体现生命价值的道路。回看社会和人生,我的体会是,凡是为个人的名利奋斗,其实是失败的人生;为民造福,为国分忧,才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可以真正安生立命的光辉的人生道路。

 

 

(作者系中国老教授协会国杰研究院林业咨询部主任,重庆海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京ICP备16014262号 Copyright @ 2016 北京绿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北路农业部北区16号楼 邮编:100125